南京之痛、家国永念,无名英雄纪念碑前的花圈寄托无尽哀
发布时间:2021-12-13 13:56:00

01.jpg

山河呜咽,举国同悲。南京之痛,家国永念。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4周年,今天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上午10时,从城市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手执菊花、神情肃穆。他们矗立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胜利广场,无声悼念着一个个在战乱中随风消逝的鲜活生命。这一天,全国数十家抗战类纪念馆同步举行公祭日悼念活动。

05.jpg

一个家庭史就是一部抗战史

依旧是一群佩戴着鲜艳红领巾的少年人。此时此刻,他们的脑海中又注入了一段别样的家国情怀。初一学生张陈硕说,他终于知晓了红领巾上的这抹鲜红从哪里来,“那是千千万万个革命战士奉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令他印象深刻的正是纪念馆内墙面上的“艰苦卓绝”几个大字。“它完全概括了当时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读来感同身受。”

03.jpg

无名英雄纪念碑前,一个个花圈寄托着无尽哀思。人群中,不乏神色哀恸、眼眶微红的老者。历史的伤痛始终翻搅着这些亲历者的记忆。对历经过那段烽火岁月的人而言,往事并不如烟。

满头银发的丁阿姨如今已是古稀之年,那段沉痛的过往一直停驻在她心间。二十多年来,每年此时她都会来到这里看看那些英烈。丁阿姨说,“我们的家庭史就是一部抗战史”。亲人们为家国洒下的汗血,如今成了丁阿姨为小孙子讲述的红色故事来源。“他现在就想着以后也要当兵,”说起小孙子的时候,丁阿姨面露欣慰。

02.jpg

首次亮相展品印证 “自救”历程

再凝练精简的文字,都比不过亲历者口述更生动具象。十年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始终坚持挖掘、整理抗战老兵口述史料。将一段段家国交织的沉痛记忆,化为砥砺奋进青年人的红色史料。

DSC01559.JPG

就在今天,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青春热血保家乡——抗战老兵口述史料文物展》正式开展。120位老兵的口述资料、200余幅历史照片以及100件珍贵文物,描绘出抗战老兵的激情岁月和赤胆忠心。此次展品主要分为三类,徽章、证件以及部分重要红色文献。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说,80%以上文物均为首次对外展出。多年来,他们一件件向社会公众征集、搜罗,才拼凑出更完整的抗战史资料库。

DSC01562.JPG

首次亮相的展品中,一份名为《上海商会致法国公共董事局公函》的历史资料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这是当时南市区(2000年并入黄浦区)的难民们出于自救写下的,他们希望能保障其安全通行。在吴先斌看来,这就是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自救”的印证。

历史的大是大非需要铭记。国家公祭日的集体哀悼,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打捞”那段沉痛的历史记忆,才能更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国家的过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作者:王嘉旖

图片:王嘉旖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31375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 电话:021-66786377(团体预约)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099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