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 活动时间:2017-05-18 ► 2017-07-30
  • 活动地点: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  主办方: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 入场方式:免票预约
  • 友情提示:
    --

在200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 “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至今已16年, 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 淞沪馆隆重举办“讲中国好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昆曲黑胶木唱片特展, 就是为了敬畏历史,唤醒记忆,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昆曲黑胶木唱片特展开展仪式

— 上午十时“讲中国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昆曲黑胶木唱片特展在淞沪馆拉开帷幕。

▲ 收藏家杨涌先生向淞沪馆捐赠了珍藏的老唱片《永生的八一四进行曲》并介绍其藏品背后的故事。

此唱片是上海百代公司1947-1948年制作销售的军旅唱片。其既保存了中国空军英勇作战、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珍贵历史记忆,也保留着文艺战线的抗战历史记忆。原为词作者杨泓1947年发表的一首小诗,1947-1948年间,上海百代公司将其制作唱片发行。

从此,《永生的八一四进行曲》成为民间广泛传唱的抗日歌曲,并在海峡两岸甚至欧美华侨中传唱至今。

相关史料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8·14”空战中,中国空军初战告捷、以少胜多的胜利,发扬了中国空军不怕牺牲、英勇抗战的战斗精神。

 

签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博物馆行业整体建设和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盘活、整合文博场馆资源,让文博场馆 “敞开大门”,“讲好故事” ,仪式上由淞沪馆发起,联合海军上海博览馆、上海解放纪念馆等倡议成立宝山区博物馆协会(联盟),并签订倡议书。

揭幕 随后,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黄兑菊、杨涌先生为此次展览揭幕。

小提示 展览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临时展厅展出,展期为1个月。

参观 领导、观众参观了此次展览 展览介绍 本次特展展出的老唱片均为杨涌先生收藏的上世纪初的名家名曲,前人旧音,可谓弥足珍贵,包括德国高亭公司1925年录制的由俞振飞演唱的 《牡丹亭》、《长生殿》等。现场除唱片展示外,还设有老式手摇留声机播放部分唱片,配合传统昆曲戏服的氛围烘托,让观众现场感受几十年前昆曲艺术的魅力,充分体现活灵活现的文物展观感。

通过举办本次特展,基于敬畏文物,立足唤醒记忆,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在领略经典艺术中感受文明璀璨,在欣赏智慧结晶中认知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动高雅艺术的普及,让 “阳春白雪” 的民间文化回归民间。让观众领略昆曲老唱片的万种风情,聆听高雅艺术的名曲佳音,了解历史文物的背后故事,感受 “中国戏曲之母” 的深厚底蕴。

昆曲简介 昆曲,又名昆剧,起源于元末明初,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始于江苏昆山民间的清唱小曲“昆山腔”,明初在吸收同为南曲四大声腔的浙江“海盐腔”、“余姚腔”和江西 “弋阳腔”的曲调后变革发展,参照北曲的演唱成就形成曲唱体系,并创造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民族戏曲表现体系,造就了独占鳌头二百余年的辉煌,对许多地方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素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昆曲在全国各地长盛之际,也颇受上流社会青睐,在文人雅士的打造中趋向高雅,“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在地方戏纷起中渐显颓势,但在上海这样的繁华都市尚有市场,上世纪初,各大娱乐场所依然常有昆曲演出。

昆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彰显了文明古国的优秀传统,不仅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而且也有着时代价值。让这样的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推陈出新,在发展当代文明中砥砺前行,把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建设得万象更新。

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

1977年5月28日icom在莫斯科召开全体大会的决议。 其中第五条决议,建议从1978年起,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

















 

X
预约活动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参观人数: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31375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 电话:021-66786377(团体预约)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099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