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淞沪馆在区文旅局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2024年区委、区政府相关重点工作目标及区文旅局有关工作要求,认真履职尽责,有序完成各项年度目标,现就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
(一)成功举办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系列活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5周年。在区委宣传部的统筹指导下,会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开展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系列活动。邀请烈士子女、将军子女共同参加祭扫仪式;并与全市权威专家学者一道,开展“研史增信”史学漫谈活动;主动将主题展览和红色宣讲送进校园;助力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主办的上海解放75周年主题报告会,大力宣推上海解放纪念馆等宝山的红色资源;在市文史馆《世纪》杂志推出上海解放75周年专栏;与市社科联、申通集团合作,在地铁陕西南路站文化长廊推出上海解放75周年主题展览;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市群艺馆合作推出红色故事专场演出等形式,全面展现城市新生的光荣历史。系列活动得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990早新闻等各级媒体报道近40篇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积极筹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工作部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积极筹划《战后审判与世界和平主题展》。在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的学术支持下,形成展览大纲送审稿。并多次组织业内专家对大纲进行了反复论证和修改完善。与上海交大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签署《战后审判与世界和平主题展》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展览各项筹备工作。11月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伪满皇宫博物院等单位洽谈合作事宜,商借文物展出,寻求相关支持。
同时,加快推动展厅提升工程,并启动展陈设计工作。
(三)举办《江畔弦歌——宝山“百年教育”史料展》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各高校在宝山的历史文脉,全面立体地展现宝山“百年教育”“强国、为民、树人”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宝山联合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共同推出《江畔弦歌——宝山“百年教育”史料展》,集中展示了宝山教育史上诸多里程碑式的“第一”以及宝山多所“百年老校”的历史风采。同时,本次展览还重点展出了曾集聚于此办学的多所高等学府的历史文脉,包括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公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中国公学等。结合再现“吴淞大学城”的沙盘模型,直观了解多所优秀学府在宝山留下的历史印记。展览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同时,在去年成功举办《张謇在宝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专题展的基础上,启动了专题展巡展,将展览分别送至宝山区实验小学、宝林七村居委、宝林八村居委、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上海海事大学、奇石馆(闻道园)和宝欣苑二居等七个站点,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在国家文物局、上海市普查办的指导下,区文保所根据区文旅局(文物局)的统一部署,按照四普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圆满完成试点工作。宝山区作为全市唯一一个被选定为全国13家开展四普试点工作的县(区)之一,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工业遗产为内容,完成20处不可移动文物实地调查工作,于3月底圆满完成试点工作。二是做好实地调查阶段前期筹备工作。5月,组织开展宝山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为实地调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费预算,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协助四普开展工作。三是有序开展实地调查工作。7月起,由文保所4位工作人员担任队长,协同街镇文物专管员、专业机构人员,以街镇为基本单元,有序推进文物普查工作。截至11月底,共开展各项专项排查整治行动3次,共出动近50人次;开展常态化巡查203次,共出动396人次,对全区90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落实全覆盖巡查。
(五)充分发挥场馆阵地功能,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活动
淞沪馆积极创新红色文化服务优质供给,开展系列思政教育工作。截至11月底,共接待团队1194批次,观众近30万人次。解放馆自4月起坚持每周开放6天以来,接待观众1.9万余人次。
1、开展“我们的纪念日”爱国主义仪式教育活动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抗战精神,我馆开展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2周年、清明祭扫、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纪念全民族抗战暨八一三淞沪抗战87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烈士纪念日等活动共8场;完成3场“研史增信”史学漫谈与成果分享会。相关活动被国家级媒体报道10篇,市级媒体报道84篇,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2、积极打造思政“红”课堂品牌
精选独具革命底蕴的革命文物、红色建筑等,积极打造思政“红”课堂特色品牌,依托专家智库的研究成果,推出宣讲课目单,主动将红色宣讲送进部队、社区、学校。激发更多市民和青少年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增强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截至11月底,共推送思政“红”课堂81场,惠及观众8800人次。
3、开展未成年人专项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针对未成年推出“光辉照我行”—红色场馆打卡活动与宝山社区小先生、电影党课等各类活动结合,不断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感悟革命先烈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截至11月底共计开展38场,参与近千人次。
4、开展红领巾宣讲员实践培训
为引领广大少先队员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与宝山区少年宫合作推出“宝藏少年”——红领巾讲解员实践培训营。经过前期公开招募,60名少先队员参加了为期3天的讲解培训营,并从中遴选出17位优秀红领巾讲解员于暑期在场馆内为观众提供义务讲解,累计开展18场红领巾志愿讲解活动,服务观众约2236人。
5、践行雷锋精神—淞沪馆市民服务系列活动
为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在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淞沪馆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在宝山区3·5“‘益’起学雷锋”志愿公益集市上为市民们免费发放抗战书籍;在场馆内开展“微光闪耀 爱满星河”爱心义卖活动,并将义卖所得的款项都用于“关爱残疾人”文明实践公益项目。此外,为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淞沪馆志愿者服务基地还来到宝山中学,对高中生社会实践志愿者进行培训并定向招募讲解志愿者。我馆13名讲解志愿者累计参与志愿讲解服务31次,服务时长148小时。
6、开展电影党课及短视频工作
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爱国热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馆于年初开展“光影颂党史 红色铸丰碑”电影党课。。截至11月底,共开展145场,覆盖人群1.1万人。
淞沪馆2024年短视频平台共宣发短视频8期,浏览量达14万余次。
7、大成讲堂
开展2024《大成讲堂——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秋冬篇,截至11月底已开展茶艺、摄影、非遗手作等艺术门类的市民大讲堂共6场,受益近千人。
(六)积极推进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和上海解放纪念馆基本陈列大纲修订工作
一是《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上海抗战主题展览》大纲修订稿通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审读。目前淞沪馆二期补正材料已由市委宣传部递交至中宣部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按照中央对新建扩建项目的要求,由宝山区委行文报上海市委、市政府,再由市委、市政府提请党中央、国务院审批。
二是《伟大的胜利 历史的新篇—上海解放历史主题展览》大纲已通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终审。后续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的通知》精神及报批要求,完成上海解放纪念馆补正的前期工作。
(七)以宝山博物馆联盟为平台,释放博物馆“合力量”
充分发挥宝山博联作用,聚力推动博联活动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底,全区博联单位共接待观众超250万人次,线上线下累计举办活动1452场次,参与人数达234万人次。博物馆日期间,举办乐‘邮’宝山 精彩文博”——宝山区博物馆联盟主题市集,邀请14家博联单位共同参与;2024上海邮轮文化旅游节期间,参与“源起海上 魅力宝山”——文旅市集活动,组织区内10余家博物馆进行集中展示。
(八)做好党建工作,提升组织凝聚力
1、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根据区文旅局党组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总体安排部署,淞沪馆支部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鲜活的实践场景,扎实推动党支部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截至9月底,精心组织了三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集中学习,一次《中国共产党党章》及其重要论述的学习研讨,支部书记专题讲授纪律党课,并召开了警示专题组织生活会。同时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上海档案馆、上海海洋、海事大学校史馆等形式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
2、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提升组织凝聚力
中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于今年5月举行。通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为支部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3、凝聚合力共促发展,党建引领结对共建
今年上半年,淞沪馆党支部与上海海事大学、济光学院、上海市宝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签订共建协议,通过共享平台资源、拓展共建内容,探索党建新途径,不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加强彼此联动,积极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